那個我卡到英

Artist Notes
14 min readSep 11, 2020

--

來英國的頭幾天就讓我感受到人的不同。如何不同呢?

Film 35mm 2015 London

第一個文化驚嚇

除了英文的口音與用法跟台灣美式英文不一樣之外,英國人的天性也非常不一樣,很悶燒而且不怎麼會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我一開始來的時候把這裡跟美國想的一樣,搞得我好像白癡一樣。我還記得去當地的露天市場買菜結帳時,老闆連看我都沒看我一眼;或是跟宿舍的工作人員燦笑說謝謝時,他臉上那個有點受寵若驚的回笑給我。真的蠻不容易跟英國人交朋友,他對你有禮貌,也是因為這是他們習慣形式上的有禮。我很容易把這種情況往心裡去,但是其實周邊很多其他國家的人對英國人都有這種感覺,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去習慣,一開始很不信邪想說可以用我滿滿的愛融化他們,但後來真的就釋懷了,因為有太多熱臉去貼冷屁屁的感覺。所以後來就用觀察者的角色去看這個國家,把他看做一種現象而不是一種不愉快的經驗。

在台灣因為媒體與美式英文教育的關係,對美式文化比較熟悉,加上台灣是海島國家對其他文化的認識通常都是透過大眾媒體,即便我們不是極權或共產國家,我們還是很容易被主流媒體操控進而擁有相對狹隘的世界觀,並產生所謂的偏見。雖然很多國家都會有這種情況,但事實上每個講相同語言的國家都有不同的文化與個性,我犯的錯誤是把每個說英文的西方臉孔與美國人當作是一樣的,而當下的感受是非常真實的。

因為過去在美國打工旅遊(2008&2011)的經驗是非常休閒放鬆,也可能與地區有關係,我在美國蒙大拿州東冰河國家公園打工度假的幾個月是非常開心沒有任何壓力,所以跟英國讀書生活又是不同的設定,應該是說我所設定的心情與期待太美好跟天真讓我有太大的落差。

而且不是說不愛笑或是不友善的人就是件壞事,如果用這種思考方式的話就會讓自己太不愉快,當然誰不想要生活在一個對你友善的城市。但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心境的改變是我自己可以決定的。一位西班牙的同學跟我說最好的辦法是找到你的“人”,背景不同但跟你合得來的同好,環境其實是我自己可以努力改變的。如果一直想要到哪裡都非常順遂那就不是生活了。生活的經驗都是由好與不好的經驗所累積的。我想要記錄下來在這裡好與不好,學到正面與負面的經驗。

犯錯的勇氣

其實我現在也還在學習如何犯錯,應該是說學習如何正確的接受自己的錯誤。自己的個性是非常薄臉皮,很容易一犯錯就搞得自己無地自容,在大學生時代,第一個份打工就是在宴會餐廳端盤子,而離開這份工作的原因並不是太累或是什麼被開除而是因為在某個期間我連續犯了一些錯誤,而我把每個錯誤放大否定自己,主管反而沒說什麼,反而是我自己覺得沒自信繼續勝任這份工作,雖然不是什麼偉大個工作,但是在我的世界裡覺得事情應該都要做對,不應該有不完美的狀況。

而來到英國讀書,學系的理念是Make more mistakes,我想這是跟我在台灣接受到的教育是不一樣的。雖然我家庭並不會非常嚴格,但是從小在學校或補習班考試沒滿分少一分打一下,這種教育方式傳達的訊息就是,千萬不要犯錯。

但是來這裡後我認識到犯錯是種過程,是反向的學習,在我所讀的學校重視的是創作的過程,從你的出發點進而實驗並發展到最後的結果。容許自己有犯錯的空間讓我更勇於去嘗試不同的方法。而且有時候應為錯誤反而帶出不同於以往的創作結果。犯錯,紀錄錯誤,思考原因,重新再來。他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尋找的機制。

我們每個學期的課程所要繳交的文件就是把自己在該堂課所發展出來的所有過程記錄,用所謂的”Reflecting Writing” 那這是什麼呢?不單單是把自己在幹什麼寫出來,更是一種評論自己在過程中學到什麼,哪些地方出現錯誤與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用有建設性的方式寫出來。如果遇到問題或是錯誤,不是記錄抱怨,而是紀錄可行的解決方式與有效的改善方案!所以我們在做專案的過程中最好要時常做筆記,跟初期的概念圖,以便最後作業的繳交。

被訓練了三個學期後,改變我最大的是思考方式的不同。因為每個創作的結果都是從最一開始的小小的概念發展出來,最後呈現的結果都是有原因的。我變得更會去“看”,不只是表面,我們看到的所有都是有人在後面努力付出的結果。

如果是一幅畫作,根據作者的概念,會影響到他的用色筆觸,創作方式與情境。

如果是一本小說的封面,要考慮故事的內容,做市場調查,從字體到呈現方式都要考慮。

不只是直接把結果做出來,而是歷經概念延伸,研究與實驗,挫折,自我懷疑跟重新找到方向都是專案的一部分,所以最後創作出來的結果更是有意義,他代表的是背後的動機與創作熱情!

阻礙之後才有機會

我們的第一個學期的其中一堂課是不同領域專家、老師的演講。身為一個半路出家來讀設計的學生,在頭幾堂課有很大的障礙,除了聽不太懂講師使用的英文之外,專業內容也似懂非懂,很多設計師的名字所以都要錄音回家後重新聽一次。雖然要花更多時間,但是我花那麼多錢不是到這裡似懂非懂或是浪費時間的,每堂課都要有收穫才可以。

另外一個很大的障礙就是無法提出問題。這是和臺灣教育最大不同的地方,在台灣的教育並沒有所謂的思考訓練只有工業革命時期所留下來的線性教育方式 Sir Ken Robbinson Tedtalk,是為了生產出更多生產線上的無腦員工,而在這裡的課堂中,老師與學生或學生之間的討論是很重要的,代表有開放的思考與討論的練習,課堂上有吸收,思考後才會有疑惑與問題出來。

在課程上發問與討論的都是西方學生!亞洲學生都非常安靜,我一直很想提出問題但是一直無法,是因為我語言問題還是我的專業知識不足夠讓我提出問題與參與回答的能力?

一開始我的學習方式還是很習慣的被動式學習,筆記抄抄抄。但是這樣是乎並不代表就足夠。我就有一次非常深刻的經驗,某堂討論設計市場的課程,講師提出我們的設計是為了要提出解決的問題的解答。這位講師跟其他講師不同的是他不等學生提出問題,他反而直接提出問題並且挑學生回答,就當我在埋頭抄抄抄筆記時,這位講師跟我對到了眼,我靠,他就挑了我並且問,你未來想要做什麼?一整個在驚嚇之中,因為我們這堂課是跟所有碩士設計學系的學生一起上課總共有塊兩百多個學生。一開始我直覺回答自己的文具插畫設計,而講師接續的問,那你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我一整個呆掉,然後請講師重複問題,我除了臉紅之外我回答不出來,所幸有一位學生舉手幫我回答,他回答道:滿足Personal Identitification。講師可以接受這個答案,但回過頭來講師對我說你是設計碩士學生應該要有能力回答這個問題!在那個當下我一整個很羞愧,雖然我知道他不是針對我但是當下給我很大的打擊與反思!這個問題的答案絕對不會在一本叫教科書裡面出現,所以我非常想要知道為這個同學怎麼知道這個答案的?後來想一想這是長時間累積,閱讀很多相關書籍以及關注相關議題,加入自己的思考以及跟其他人的交流而產出的回答。

在這之後我對課程的思考方式變得不一樣,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慢慢進步到提出問題和參與討論的能力,雖然我們的課程是大綱是沒有特定的教科書但是有一定的課程目標與內容,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在課程前收集與研究背景知識,然後有一定的瞭解,才有辦法主動的掌握自己的學習方向。我之所以無法提出問題是我還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為了可以形成自己的想法與主張,要廣泛閱讀相關知識並且多參與不同的展覽,很多的課堂學習都是在戶外,透過專業大師的作品與演講去瞭解現在的創作潮流與值得學習之處。在創意產業中不斷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

在碩士的課程不是授課是的而是討論式,每個學生的主題都不同,所以要去和教授討論前要知道自己的主題概念、研究方向以及發想背後動機。一開始非常無法理解這個學習方式但是後來卻漸漸喜歡,因為所做出來的結果是非常有機的(Organic),沒有任何一個學生作品是一模一樣的,即便是有相同的主題每個人的製作方式也是不同。就跟我們人一樣,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不同的背景與想法,做出來的東西如果都一樣也太無趣了,不是要讓每個都達到相同的畫畫技術水準,而是有能力去主導自己的專案並且用可行的方式找到自己想要的插畫表達能力。從自己有興趣的概念或動機出發,進而發展有意義的專案。

質疑與順從

我應該是想記錄東方與西方學生的不同,在課堂上大部分像我一樣的東方學生在課堂上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點頭如搗蒜,就算其實並不是很同意或是有疑惑之處,還是會不自覺的同意並且全盤接收。但是我發現並不是所有學生都會這樣!

透過第一個學期的團體合作的學習過程,我理解到衝突與相左的建議有存在的必要,因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習慣的思考方式與盲點,所以團體的好處就是會發現這些盲點,重點是在於如何溝通與如何把解決方式提出來,有建議性的批評,雖然意見相左但是為了可以順利把專案順利進行,與解決問題應該也要提出解決的方式,而不是一昧的批評與否決!坦白說我在英國的團體專案並不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專案,過程中我們面臨許多挑戰,除了學生的國籍與主修不同之外個性也不同,靠,合作起來真的是有點給他痛苦,尤其當有比較自私自以為是的組員存在時就變成一個修心養性的考驗,討論時其實很漫長因為大家的英文表達能力有限,當時想把自己的意見表達清楚就是一大挑戰,那時很常力不從心,雖然合作的不太愉快,還是從負面的經驗學到很多!我理解到傾聽很重要但是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質疑是我應該要學習的而提出質疑之後更應該要提出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或是更有說服力的論點,事前有做足功課對自己的意見與概念要更有自信。

語言與文化

當你使用非母語的語言時你就會喪失60–70%的個性。因為你無法用自己習慣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用笑話來舉例的話,有的笑話要用台語講才好笑,但是翻譯過後就沒有笑點,或是如果要講一件好笑的故事,當我解釋半天那個笑點可能已經過了。同理反過來跟其他語言一樣。當語言無法達到有效率的表達與溝通時,就會產生隔閡,那個小小的隔閡可能就會讓你無法與那個文化的人親近,這是無法避免的,而且往往語言與文化是無法分割的。當你轉換成另外一總語言的模式時你會開與注意這個語言的時事新聞,並且產生跟與這個語言的文化行為。

設計也要道德?

身為一個國際學生,一個半路出家的和尚,系上有安排所謂的英文加強課,雖然一開始覺得誰要去,結果後來發現這門課不單只是針對語言而是配合我們的專業,他的主題會根據當週的上課內容有所相關,討論跟設計相關的議題,文章,對我有一定程度的幫助所以後來有時間都會去上課。其中有一次的討論主題我自己非常有印象,有共鳴。那就是所謂的「設計道德」。我們藉由一位跟一位設計師Milton Glaser的訪談文章去討論,內容把我們所謂的道德觀念跟實務專業設計去做連結。你會替一個明知道產品會對人體有害的公司去做美好的平面設計嗎?即便是一個設計師,我們更也是社會的一份子。明知道香菸會致癌,但是他還是會出現在很多高級時尚攝影中,或是在電影裡。正向的去塑造負面的東西。我會對這個專題很有興趣是因為我在台灣的教育接受過程中,並沒有提到這塊,當然我們在國民教育中都有所謂的社會或公民課但是都沒有把它擺在第一,沒有重視,分數跟死板板的認知才是學校老師們重視的。而這個簡單的專訪,把我們對自己的身份,自己認同的職業去做很務實的討論與提問,設計師應該要替一個完全沒有營養價值的食品包裝做出讓大眾有信任感的設計嗎?一個攝影師是否完全不需要考慮攝影的形象是否對大眾價值觀有影響只要作出具有藝術性質的作品。

我開始想如果台灣教育可以重視這種觀念的傳輸,是不是可以增加每個國民對於自己所做出的決策都會影響身邊的人甚至是大眾。醫生不會因為要賺業績而亂開藥,食品業不會因為死要錢而作出危害大眾健康或是破壞環境的食品。旅行社的行程不會影響當地環境或打擾當地人的生活。當然如果所有決策不可能都要考慮這麼多,但是所謂的職業道德不是透過新聞事件去認識的一件事情,而是應該時時生活在我們生活的決策中,而是應該成為我們自我認同的一部分。

Film 35mm 2015 London

多面性思考

會開始有對多面性考量去思考習慣,是從我的畢業專題的提案作業開始,因為在這裡就學的情況完全不是以授課(Lecture)為主,而是有大綱式有一個框架與架構在那,圍繞著中心主旨去延伸去開發進而形成學習的目的。我自己非常喜歡這種自己去領導自己的自由學習方式,當然在一開始是非常困惑的,但是在經過掙扎其後,就覺得對自己的邏輯建構非常有幫助。

我的畢業專題的提案報告最終是圍繞在浪漫的「愛情」以此為主題,而聽取報告的教授則是頻頻皺眉,露出頗困惑的表情。我知道他至始都不是很喜歡這個主題,他對報告的回饋就大意就是說,我對於愛情這個主題的探討太過天真,而不是全面性貼近現實的探討,人不一定都需要愛情,愛情不一定只有正面的影響。情感或許很重要,友情,親情,對物的情,但愛情卻不一定是一定需要的。我把我自己的喜好放在第一位開始研究沒關係,但是在做進一步研究與更深地探討時勢必需要更多客觀全面性的觀點。

於是我開始想,為什麼英國的人會對多面性的探討有比較快速的反應呢?會不會是因為這裏有悠久的歷史,或是因為這裡有來自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以在思考上比較可以包容更多的可能性?!

如何練習有多面性的思考呢?第一就是不要太快下定論吧!同樣一件事情,一個論調,一個觀點都會有贊成的人與反對的人,只是多數與少數的差別。但是正方與反方的人他們的原因就會跟他們來自什麼背景有關連,所以思考時不能太硬,因該要有更有包容性更多元的去討論。這對我未來的思考以及創意都有很大的幫助,即便不是在創作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對,或與人相處都運用的到。

Film 35mm 2015 London

流行文化與獨立思考

我過去是一個還蠻天真的人,也可以說是一個很容易被流行文化給左右的孩子:一個巧克力,一個保養品,一個景點,一種消費行為,只要跟得上就是酷與流行的表現,大家都要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有時說不定還或造成負面的環境影響。這或許是一種病,一種非常空虛,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病。

在英國就學期間有空就會跑到倫敦鬧區去晃晃,去體驗他們的不一樣,去看看年輕人的裝扮,當然怎麼可能不會有所謂的流行或是風潮。但是更多的是每個人的獨立特色,沒有人想要跟別人完全一樣,當主流出來時,地下的獨立不論是音樂或是藝術作品卻更具有魅力。為什麼?對我來說,我自己覺得是一種交流,是一種欣賞的眼光,是一種容納不同思考的文化。

在英國去所謂的藝術市集,看到的是獨立藝術家跟其他藝術家的交流,是不同的刺激,是思考的流動,這樣才有機會產生更多可能性與火花。你這是用什麼工具印的?你是哪一個國家來的藝術家?你的故事是什麼?為什麼你會想要做這樣子的主題?我喜歡你的個人風格,這是我的名片。有機會一起合作看看。

大家會去並不是因為大家都去做,而是這個行為本身有值得你投注等同的尊重,你去看這個展覽是因為你喜歡這個藝術家,或是你喜歡這個作品,進而至少把個藝術家的背景了解這個展覽的主題了解,看完展可以跟同行的友人討論!

這個可以運用在非常多層面,觀察觀察再觀察。OOXX是一個風潮?為什麼?因為公關?因為話題性?因為快速?因為不一樣?因為台灣第一個?因為KOL?因為是文青就一定要?

那自己有需要參一腳嗎?如果只是純粹娛樂活動有必要這麼嚴肅的去思考嗎?思考是很好玩的,沒有分嚴肅或是不嚴肅,他就是我們的意識的表現,如果可以有更多機會去思考不是很棒嗎?幫助避免老人痴呆症提早發作!我們可以多方面去接受訊息但更重要的是有過濾機制,去判斷以及做有建設性的決策。那如何可以獨立做決策?那就要更認識自己的喜好,唯有瞭解自己是誰,對自己的身份有強烈的認同,就可以做出有方向的思考,有個性的決定。你現在認識你自己嗎?

2015離開倫敦時,年寫給自己的回憶錄

Film 35mm 2015 London

--

--

Artist Notes

Hi 我是Yali,專長攏溜連,嘔噁寫寫人生不務正業小事。Hi I’m Yali sometimes I write about my Soho life and how I draw outside of the lines.